昌平特殊群体就业有了“1+N”模式
目前,昌平区已经形成以区级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阳光中途之家为龙头,20个镇(街)两类人员过渡性就业安置(社区服务)基地全覆盖的1+N模式,促进了两类人员就业安置。
全市首推绿色矫正
去年昌平区正式启动社区矫正育新园暨刑释解教人员镇级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每名社区矫正人员通过栽小树苗、认领菜地的绿色矫正方式,顺利过渡,尽早回归社会。这项社区矫正帮教工作创新举措在全市尚属首例。
作为首批挂牌单位,马池口镇社区矫正育新园占地12亩,由保温蔬菜大棚、励志林及周边6亩树苗培育基地组成。马池口镇司法所每新接收一名社区矫正人员,就让其亲手在励志林中栽下一棵小树苗,在蔬菜大棚内认领一片菜地,并签订日常维护、培育、收获等认领协议。
按照协议,每名社区矫正人员来育新园进行社区服务时带上一个工时卡片,上面记载其每月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内容及完成劳动项目作业量。每次劳动结束后均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种植技术人员及社区矫正人员三方签字,确保了劳动时间、内容、效果的有效落实。
育新园模式将生态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让刑释解教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与小树为伴、与幼苗为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精心照料,伴随树木、蔬菜一起成长,直至成材(熟)收获。在劳动的过程中,矫正人员会实现自我心灵的净化,达到修复社会关系、增强家庭责任的目的。同时,矫正人员可以体验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癫痫病那个医院好不易,从而树立生活信心,早日融入社会。这种教育改造机制使社区矫正工作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
两类人员镇内实现就业
家住马池口镇的社区服刑人员王兰(化名)今年60多岁,老伴去世多年,她独自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家庭条件一直不是很好,也一直没有工作。马池口镇建立起育新园后,考虑到王兰生活情况,在征求本人意见的情况下,将其安置在园内进行日常管理相关工作,没想到还癫痫病那个医院好能有个工作,现在这心里踏实多了!王兰说道。
马池口镇社区矫正育新园暨刑释解教人员镇级过渡性安置基地取得成效后,我区推广其经验,全区20个镇(街)相继建立起自己的育新园。依托此平台,区司法局、区人力社保局经多次联合调研会商,进一步出台了《昌平区镇级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过渡性就业安置(社区服务)基地建设意见》。
《意见》就两类人员过渡性就业安置(社区服务)基地建设的建立标准、范围选定、认证标准、补贴政策及考核年审等进行了规范,并明确实行统一命名、统一标识、统一授牌;《意见》中还规定,根据两类人员分布及运行情况,分别给予各镇(街)过渡安置(社区服务)基地2.55万元的启动资金;对在两类人员就业帮扶、社区服务工作中成绩突出的用人单位,作为典型、加强宣传、进行表彰,并在资金补贴上给予优先支持。至此,我区形成了以阳光中途之家为龙头,两类人员过渡性就业安置(社区服务)基地全覆盖的1+N就业安置模式,促进了两类人员社区服务、技能培训、创业帮扶和就业安置工作的开展。
今年以来,各安置基地共组织两类人员专家指导、心理疏导、就业引导、技能培训、社区服务等83班次,参加人员1290余人次;累计帮扶318名两类人员实现就业或二次就业,基地中劳动年龄内两类人员就业率在癫痫病有哪些危害95失神性癫痫的主要原因%以上。